


组织状态:正常 | 组织类型: | 信用状况: 无异常 |
组织标识: 暂无标识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the insi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三大科学技术史专门研究机构之一,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理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
研究所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2005年,成功主办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 1957年,开始招收科学史硕士研究生;1987年,培养出国内首位科学史博士研究生,迄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截至2016年8月,研究所设有三个研究室,1个科技史专业图书馆;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或通讯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有在编人员、项目聘用人员、在站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等近百名,在学研究生近4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9人;主办有《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三个核心期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100000400007359H | 社会组织名称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
党建/主管单位 | 证书有效期 | -至- | |||
注册号 | 登记管理机关 | ||||
法定代表人 | 张柏春 | 成立登记日期 | 1970-01-01 | ||
注册资金 | 900万元人民币 | 所属省份 | 全国 | ||
所属城市 | 所属区县 | 海淀区 | |||
住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 ||||
业务范围 | 研究科技发展史,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史研究科技战略研究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科技史展览组办科技史书刊编纂相关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出版 |
年检年度 | 年检结果 | 年报公开 |
暂无数据 |
荣誉名称 | 授予表彰单位 | 表彰日期 |
暂无数据 |
评估等级 | 有效期起 | 有效期止 | 评估状态 |
暂无数据 |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输入200字
举报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