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状态:正常 | 组织类型: | 信用状况: 无异常 |
组织标识: 暂无标识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研究机构,前身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部,于1929年改组成立社会调查所,1934年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称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1950年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经济所”)并沿用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其他七个研究所都是从经济所分立出来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四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中,经济所发挥了孵化器的作用。
一大批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先后在此耕耘不辍、著书立说。其中,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人(陶孟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4人(狄超白、许涤新、陶孟和、骆耕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4人(张卓元、刘树成、朱玲、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2人(于祖尧、朱绍文、吴承明、汪敬虞、赵人伟、骆耕漠、戴园晨、孙世铮、宓汝成、经君健、聂宝璋、项启源),以及千家驹、陈翰笙、顾准、严中平、李文治等学界泰斗。陶孟和、杨端六、蔡元培、杨铨、傅斯年、巫宝三、狄超白、孙冶方、许涤新、刘国光、董辅礽、赵人伟、何建章、张卓元、刘树成、吴太昌、裴长洪、高培勇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黄群慧。
经济所以经济学综合性、基础性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并重。
经济所目前设有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宏观经济学研究室、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公共经济学研究室、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经济思想史研究室等11个研究室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
经济所注重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办有《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等3个学术期刊。
经济所拥有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以及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代管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经济学分馆设在经济所。建馆近90年来,积累专业藏书约70万册,其中包括古籍、地方志7400余种、1.3万余函、近6.3万册,文书档案约2.5万件,馆藏中不乏珍稀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设在经济所,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5个二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
经济所于199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较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站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下设4个博士后二级学科,分别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10000040001089X5 | 社会组织名称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
党建/主管单位 | 证书有效期 | -至- | |||
注册号 | 登记管理机关 | ||||
法定代表人 | 黄群慧 | 成立登记日期 | 1970-01-01 | ||
注册资金 | 197万元人民币 | 所属省份 | 全国 | ||
所属城市 | 所属区县 | ||||
住所 |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2号楼 | ||||
业务范围 | 开展经济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学研究相关专业培训与咨询服务《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和《财智生活》出版 |
年检年度 | 年检结果 | 年报公开 |
暂无数据 |
荣誉名称 | 授予表彰单位 | 表彰日期 |
暂无数据 |
评估等级 | 有效期起 | 有效期止 | 评估状态 |
暂无数据 |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输入200字
举报
其他